栏目导航
图文信息
与时俱进加强...

派生国家秘密...

江泽民题词

胡锦涛题词

共16条  1/4 
上页1234
热门信息
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宣传教育 >> 正文

王若飞:向死而生 向阳而斗争

2022年02月28日 17:06  点击:[]

在贵州安顺,以同一个名字命名的道路、公园、广场不胜枚举,这就是“若飞”。每当翻开党史,翻阅保密工作史,“王若飞”这个字眼总能给人直抵内心的触动。他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是毛泽东题写的“四八”烈士,也是保密战线的忠诚卫士。回顾王若飞的一生,保密几乎无处不在,是他时刻谨遵的金规铁律。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1896年,王若飞出生在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唇齿”之称的贵州安顺。早在年少读书时,因为喜欢《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豪情,他便给自己改名王度,字若飞,尽显一腔报国情怀。青年时期,王若飞开始饱含热情地追求革命真理,1922年赴法勤工俭学期间,他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在巴黎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支部,并任执委会委员。

当时,由于党的活动处于秘密状态,他们成立了共产主义研究会,组织团员和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并出版刊物《少年》《共产主义研究会通信集》,还设立了华工运动委员会。在参加革命初期,王若飞就树立了较强的保密意识。他白天到工厂做工以掩护身份,晚上到巴黎郊外的工业区,领导那里的华工组织,开展华工教育,秘密发展党员。这些华工中的先进分子有的后来回到国内,有的赴苏联学习,许多人都成为党的优秀干部。

为掩护身份,王若飞等人在开展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都使用化名,如李维汉为罗迈、赵世炎为乐生、王若飞为雷音。在后来的工作中,王若飞还以岳威、岳渔等为笔名撰写文章。

1926年,王若飞调往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参与处理党中央日常工作。他事无巨细,很多事项均亲手经管,党中央每次开会,王若飞还坚持做记录,同时做好保密工作。

在他任职期间,党中央确立了中共中央秘书长8方面的工作职责,与保密工作直接相关的就有4项。其中一项即负责指导全党保密工作,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中央局下达的保密工作方面的指示、规定、通知,以及采取的保密措施等均由秘书长督促检查,严格执行。遇有失泄密情况,轻者由秘书长会同有关部门处理,重者提交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讨论,作出处理决定,由秘书长负责执行。

同时,在秘书长之下设立秘书职位,配备相关人员,选择标准为政治条件好、思想觉悟高、组织纪律观念强,同时具有较强的保密意识,机警灵活、胆大心细的干部。秘书工作机构的建立及人员的配备,不仅适应了党在秘密环境下工作发展的需要,还使党的保密工作有专人负责。

为了让党员重视并掌握保密工作技能,1926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报《校刊》发表了《秘密工作常识》一文,规定保密纪律,介绍技巧方法,提出30条保密工作要求,成为保密工作的通俗指导,同时也是针对共产党员的纪律规定。王若飞在这一时期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为党的保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死里逃生唯斗争 铁窗难锁钢铁心

1928年,王若飞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之后作为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直到1931年才回国,担任西北特委特派员,领导开辟陕甘宁绥一带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作。他化名黄敬斋,和化名张其胜的吉合(新中国成立后任驻苏联武官,被授予少将军衔)一道从苏联回国,以皮毛商人的身份开展革命活动。王若飞很快与乌兰夫接上关系,传达了党对绥远工作的指示,即长期秘密地保存力量,做好民族工作,逐步开展武装斗争。

在工作中,王若飞时常引导吉合做好保密工作。当看到吉合言谈举止军人气息颇浓时,便对他说:“你既然是以阔商掌柜身份出现,举手投足就要文雅迟缓,比如走路,前面有障碍物,商人总是小心翼翼地绕过去,绝不会挺直身板、一跃而过。商人说话绝不能用军事术语。倘若被捕了,要坚持用化名和身份,回答问题首尾一致,即使受刑也坚持不改,让敌人无可奈何。”吉合一一记下王若飞的话,把枪和子弹藏起来,逐渐进入了“商人”角色。

不久后,一个噩耗传来——由于叛徒出卖,王若飞在包头被捕。当时,他身上带有乌兰夫给他的工作报告和《告全旗蒙民书》等,为保护党的秘密和同志们的安全,他拼命将纸片塞进嘴里嚼烂。国民党连夜审讯,王若飞宁死不屈:“‘招’字早就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你们只能抓到我一个人。”当被押赴刑场以“执行枪决”相威胁时,他泰然处之,平静地对刽子手说:“开枪吧!”时任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感佩于王若飞的胆略与气节,请他在自家客厅长谈,王若飞力陈抗日主张,并写下一份长达万言的“抗日救国意见书”。

王若飞被捕后,舅父黄齐生多方奔走营救。傅作义提出,只要“黄敬斋”肯留在绥远为他工作,就可以无条件释放。王若飞却对舅父讲:“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那活着还有意思吗?”

狱中生活极其艰苦,王若飞曾在给亲人的书信中写道,“居狱中久,气血渐衰,皮肉虚浮,偶尔擦破,常至溃烂”“人间地狱,信非虚语”。然而当谈及狱中心志,却是另一番豪情万丈:“以为弟居此环境中,将如何哀伤痛苦,其实不然。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现实所受之苦难,早在预计之中,为工作过程所难免,决不值什么伤痛也。”并写下“为谋解放头可断,留得清白在人间”“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等诗句,忠贞坚定之心跃然纸上。

1936年,王若飞被转押至山西。全面抗战爆发前夕,阎锡山接受我党统一战线的主张,中共中央北方局派薄一波前往山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组织工作,伺机营救狱中同志。当薄一波出现在囚室时,王若飞高度警惕,还要求他带来党的文件以作证明,经数次交谈考察,方才予以信任。得知即将出狱,王若飞主动要求党组织对自己进行审查。据参加营救的同志回忆,监狱档案中曾有记载:“黄犯敬斋是个大共产党员,在包头被捕时销毁罪证、拒绝招供;在绥远狱中,傅主席优礼相待,黄犯毫无悔过之心,常常煽动政治犯,高唱国际歌,进行赤化宣传。”在长达5年7个月的牢狱生活中,王若飞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威武不屈、坚持斗争。

忠魂直上重霄九 英烈永垂天地间

出狱回到延安后,王若飞先后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八路军延安总部副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参与了许多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毛泽东多次夸赞:“若飞是我们的理论家。”

1944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后期,国共两党摩擦迭起,大后方人心震荡。中共中央决定派林伯渠、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谈判。同时,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主要领导,他同周恩来、董必武等带领南方各省区地下党积极斗争。1945年6月,王若飞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抗战胜利后,他作为中共代表随同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在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决战的关键时刻,王若飞呕心沥血,全力以赴。

国民党特务机构按照蒋介石部署,对国共谈判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进行着肆无忌惮的破坏,更将目标集中在窃取和谈情报上。党中央洞若观火,王若飞作为参与谈判的重要参谋助手,谨慎而周密地应对着公开谈判与秘密工作的关系。他经常白天进行紧张的谈判,晚上连夜整理材料、准备意见,与毛泽东、周恩来研究对策。同时,为了大家的安全,他费尽心血,随时随地关注保密保卫工作,许多夜晚都不能休息。1945年10月10日,经过40多天的谈判,周恩来、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在“双十协定”上签字。

在谈判之外,王若飞还广泛接触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宣传我党主张,揭露国民党的各种阴谋活动。1946年1月,王若飞代表中共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会上他按照党中央要求,采取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斗争的策略,在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重大问题上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政府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4月8日,王若飞携带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与秦邦宪、叶挺等13人乘飞机回延安,准备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在道别时,他同周恩来说:“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可起飞后因天气恶劣,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撞山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王若飞时年50岁。3天后,周恩来得知消息,悲痛地说:“失掉了他,好像失掉一种力量,失掉一种鼓励,失掉了一个帮手。”毛泽东为“四八”烈士亲笔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转载自《保密工作》杂志2021年第9期)


 

上一条:垂范:老一辈革命家的保密家风 下一条:保密教育须讲到心坎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