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图文信息
设备保密管理2

设备保密管理1

保密法宣传6

保密法宣传5

共16条  3/4 
热门信息
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宣传教育 >> 正文

一段自拍视频火爆网络的背后

2016年03月28日 18:32  点击:[]

作者:高 媛

近日,一个9岁小姑娘上传到社交网络的一段自拍视频引发大量围观,在微博、微信平台引爆了不少舆论热点。

作为王菲的女儿,小姑娘的自拍秀自然成了吸睛亮点,但透过视频,网友们更感兴趣的是天后的私宅、化妆间甚至梳妆台,许多商家迅速以“明星钟爱的美妆用品”为题继续热炒。

看完视频后,我心里一紧,在微信朋友圈更新了一条状态:“一段简单的自拍,就被有心之人挖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每一个个体,我们的隐私又该如何安放?”

隐私,顾名思义就是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无关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它可以是物化的,例如照片、日记本、密码本,也可以是虚拟的,比如一段社会关系。

在网络空间活动时,涉及的隐私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个人基础信息。网上注册时,很多服务商都会要求提供个人邮箱、电话、地址,甚至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健康数据等重要信息。网站因为服务需要,合法获取这些信息时也有提供保护的义务,未经授权不得泄露。

第二类是个人信用和财产状况,包括信用卡、电子消费卡及消费记录,网上账号、交易账号和密码等。

第三类可能是很多人都忽略的,就是个人网上活动踪迹。例如,经常使用的邮箱、频繁浏览的网页类型、个人偏好的页面设置等,显示、跟踪并将这些信息公之于众或提供给他人使用都是侵权行为。

上述3类事项所涵盖的保护责任主要由服务商承担,目前国家正在完善并加强监督和管理。但为以防万一,个人也要尽力关注一些细节:

例如,使用电脑上网时,一方面,要慎重对待一些来历不明的链接,此类链接多以活动、奖励等名目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更有甚者,链接的背后就是恶意代码,一打开就会中毒,存储在电脑上的所有账号、记录都成了对方的囊中之物。另一方面,不要把网盘、云盘当成数据保险箱,尤其不要将电脑端、手机端设置为自动上传,同时做好电脑的日常防护检查,养成每天杀毒、“体检”的好习惯。

使用手机的注意事项则更多。第一,手机里不要存放身份证照片,一旦手机丢失,对方就很有可能趁你没来得及挂失或冻结账户时持身份证照片更改密码,后果不堪设想。第二,要像保护银行卡密码一样保护验证码,许多网上支付、更改密码等操作都需要输入验证码才能最终完成,这可能就是钱财被盗之前的“最后一道关口”,要慎之又慎。第三,相信很多人都尝试过手机社交应用上的一些趣味测试,其中很多都是典型的搜集个人信息的行为,需要测试者填写姓名、性别、生日、电子邮箱等信息,还要求分享到社交网络才能查看结果,利用人们的好奇心不断扩大效应。“好奇害死猫”的事儿真发生过不少,有的莫名遭到推销电话和垃圾短信轰炸,更严重的则被利用生日猜中账号支付密码。类似的还有各种红包的链接,以及街头一些有奖扫码活动,千万别因贪小便宜吃大亏,“出卖”了自己。第四,停用手机号前一定要注销各类绑定的账号,因为手机号停用之后会被服务商销号回收,再二次放号售卖,如果该号之前曾绑定过微博、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信息就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第五,提高手机的安全性十分必要,“未越狱”的用户安全性更高,对于苹果手机用户,使用时建议打开“指纹解锁”和“查找我的iPhone”功能,为自己上一道保险,同时保证Apple ID密码的唯一性,以免遭遇撞库。

                                                                                                    资料来源:中国保密在线

上一条:谨防新闻采访中的泄密“雷区” 下一条:警惕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垃圾泄密

关闭